第三十四章 牡丹亭出光阴短,世上终现杜柳情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何云看完剧本,眼眶中极力的控制着泪水涌动,他抬头看了看那个已经发放完剧本,正指挥着衙役们往戏台上挂灯笼的宋三。自言自语的叹了一句“盛名之下无虚士。”

    然后,他就看见一个衙役,被宋三指挥的晕头转向,“噗通”一声从梯子上摔了下来。随后梁道行飞快的跑过去,嘴里还叫道“三郎,我来,我来……”

    最终,衙役们终于挂完灯笼,那些灯笼几乎挂满了舞台四周。宋三突然想到,原来那些记载中,通宵达旦的演剧活动,都是在这样的舞台灯光下完成的。这些灯笼自然没有电灯明亮,但是正因为这样,却让戏剧多出了一分庄严和神秘。

    那些伟大的绘画作品呢?千里江山图?富春山居图?文王送子图?这些是否也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完成的呢?当然是的,至少其中有一部分是的。宋三很久之前,在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就喜欢点上一盏昏暗的黄色小灯,在夜晚来创作画卷。

    当然,除了给他增加了麻烦之外,屁用也没有。

    但是人对于艺术,总要不断的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所有的艺术,都不过是一个人思想的,对外表达方式。

    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端上来,无论坐着的,站着的,每个人都有份。宋三是要让他们先吃饱,因为一旦戏剧开锣,这些人恐怕大部分都不会再有心思吃东西。当然,如果没有孙琦的存在,这个“大部分”,可能会变成“所有”。

    然后曲调就响起了,就在这些人吃的差不多的时候,一个毫无征兆的切入点,《牡丹亭》开始了。不需要提醒,不需要提前吸引注意力。宋三对即将展现的东西,有着无比疯狂的自信,这个自信来源于时间的验证,来源于《牡丹亭》本身。

    身为一个剧本,一个文学作品,单单从文学等级而论,《牡丹亭》超越了它所能超越的一切,所有的元杂剧的剧本,都不如明朝的《牡丹亭》。很奇怪吗?一点儿也不奇怪。就像是古希腊的悲剧再如何伟大,也永远不可能比肩莎士比亚。

    没有复杂的舞台灯光变化,没有复杂的各种道具,只有一个桌子,两把椅子。甚至这个舞台没有一块幕布,灯光也不是那些可以随意熄灭点亮的电灯,每一场之后的场景变化,也是在所有人的眼皮子底下,由几个衙役完成。

    他们就那么当着所有人的面,来回搬动着桌椅,没有人会觉得不适应。这个年代的杂剧也是这样,甚至这种方式可以持续很久。这不会影响戏剧本身,甚至宋三知道,他的剧本日后会被那些伶人自己改编,甚至更加简化和符合时代的要求。

    他不在意这些,因为他已经跳过了纯粹的案头剧本的阶段,一切都有他自然的规律。他只是把曾经最好的,当做一个起点展现出来,他当然希望看到之后的所有进化。

    改变,其实是一种尊重。

    盘中剩下的饺子,已经冷了。茶水也冷了。没有衙役跑去加水,因为根本就没有人喝。他们的眼神从第一个音调奏响的时候,就没有再离开过舞台。

    这些人时而哭泣,时而欢笑。跟随着戏剧的各种冲突,每一个人都想的不一样。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独立的经历,伟大的作品,要能勾起每个人不同的内心感受。

    这就是为什么一千个人心中,一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全本的《牡丹亭》,很长。从第一出的“标目”,到第五十五出“圆驾”,加上中间并不熟练的“检场”时间,足足用了一个多时辰。其中灯火的蜡烛还熄灭了,又停下来从新更换上去,但是没有人抱怨什么。

    这让宋三想到了那位惊才绝艳的金三爷,坐在舞台上一边吃着晚饭,一边随意的吼两嗓子,自己都不知道唱的是什么,便能让观众疯狂的叫好的场面。以前宋三觉得那是后人夸大的传说,现在他认为,那或许是真的。

    所以此时,即便是好戏还没有开锣,在场的读书人也没有人说话,你甚至会听到几声抽泣的声音,他们都被手里的剧本,震惊到了。

    何云也没有说话,他拿到册子之后,甚至忘记了和司马书他们两个攀谈论交。司马书和庄瑶也不怪他,只是笑着看着现场人的表现,他们都是读书人,他们都能理解,一个读书人初次看到一种伟大的文学作品时候的感觉。

    退一步说,你所谓的“不公平”,其实是一种妒忌,可这些人很少有人想过,如果你也和司马迁这些人一样做些什么,你的后代子孙或许也是世家。

    没有贵贱之分,这个世界上谁还会去读书?谁还会去努力?为何还要《劝学》?司马迁他们从没有想过之后的荣耀,他们只是有必须要做的事情,但不代表我们不把荣耀加在他们的身上。行仁义之所以应该被夸奖,是要让别人看到这一点,而学着去行仁义事。

    这个世界不可能所有人的思想都至高无上,大部分人追求的是利益,那么就让他们看到利益好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利益,就是世家。

    生书、熟戏,听不腻的曲艺。这句话是后世某个又高又瘦的老头儿说的。

    戏这种东西,从来不怕提前透露剧情,越是看的次数多、越是对剧情和唱词熟悉,就越有意思。即便是在戏剧鼎盛的民国,那些艺术家们排演新戏之后,也会给观众发放这种小册子,因为他们知道那些听了一辈子戏的观众,绝不可能听懂所有的唱词。

    后来,有了现场字幕之后,这种方式才渐渐的被遗弃。

    梁道行在稍稍惊讶和思考了一瞬之后,便安排剩下的人站在不遮挡舞台视线的地方,他的态度放的极低,那些人看到一州之长,如此态度和自己说话,也都没有什么脾气。毕竟都是读书人,他们不是来置气的,他们是要看看那个《牡丹亭》。

    宋三并没有刻意宣传,他最初只是想要拿古平县的读书人试水,可是这种事情,在文化圈子里,传播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期。

    这些人,的确是抱着“来看看”的目的来的,如果演出让他们不满意,他们一定转身就走,不会有半点儿犹豫。但是宋三相信,他们走不了,他们会瞬间迷恋上即将展现的东西,就像他当年一样。

    宋三身后跟着张龙赵虎,他们手里都抱着厚厚的一摞小册子,上面印着《牡丹亭》的剧情简介,和所有的唱词。他们一个个的发放下去,即便是最普通的秀才,宋三也亲自送到他们手中。

    昆曲的唱腔,山东人乍听之下,必然是听不懂的。实际上不光是昆曲,就算更接近北方标准的京剧,也不是所有的北方人能听得懂得。这里面包括宋三这种铁杆戏迷。

    但是,当他看到司马书和庄瑶的时候,就一点儿脾气也没有了,这两个人也和他坐在同桌。在世家两个字面前,他一个知府又算的了什么?这就是荀子说的,人应该有贵贱之别。这种贵贱,是人经过无数的苦难,争来的。

    世家地位高贵,许多人感觉不公平,可是仔细想想,司马迁身受宫刑,在昏灯下撰写《史记》的时候;孔夫子带着几个学生,奔走在中原大地的时候;王羲之练字洗笔,把一整个池塘染黑的时候,这些觉得不公平的人的祖先,又在做什么?

    单是这种组织能力,已经让宋三心服口服。此时不单单是古平县,几乎临近的周边地区,能够赶过来的读书人都来了。很多人没有请帖,但是文人进入任何公家组织的文会,都是不需要请帖的。

    宋三觉得,梁道行最初看到这么多人的时候,也是没有想到的,人数只怕也超出了他的预计范围。除了前排的一溜八仙桌,后面摆的那密密麻麻的长凳,还有许多人没有坐位。但是他丝毫没有乱。

    宋三的朋友们都坐在第一排,当然还有远道而来的山东知府何云。据司马书说,这位何知府是汉朝大儒何宴的后人,而且这是有家谱和传承的嫡系,跟梁老爷子那个“梁鸿后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即便如此,这位知府大人也是个寒门。但是寒门也是分等级的,祖上有没有出过大儒自然是不同的,而有没有进入过《文史》,或者在《文史》中记载的笔墨轻重,也是不同的。更何况,何宴还是曹家的驸马,族人虽然不是世家,但何宴本身却是。

    不过这位知府大人,却没有坐在最中间的桌子,最中间的桌子上做的,是吕西星、梁老爷子,和孙家老太太。如果只有这三个,何宴当然有资格坐在那个位置上,甚至你不让他坐,他说不定会有点小脾气。

    很多人,不喜欢戏曲,一来是现代的娱乐手段太多,二来仅仅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不喜欢。他们从没有坐下来,仔细的看一次戏剧,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

    舞台最前面的十几张桌子,都是八仙桌,但是只有三面放了椅子,面对舞台的一面是空的。桌子上摆着茶水,放着瓜果,有衙役提着烧水的铁壶,站在一旁等候。一旦有人要求加水,他们就会上前伺候。

    梁家大院,宋吕社中。

    宋三万万没想到,今日会来这么多人。当他最初看到梁道行在院子里摆满了桌椅的时候,还有些笑他小题大做。毕竟整个古平县,秀才文人就那么几个,这么多的桌椅,就算人都来了,也不过坐满不到一半的样子。

    可是现在,他不得不佩服梁道行的先见之明。梁家虽然家中有钱,但毕竟不是世家。不是世家,就是寒门。而梁道行这个人,能以寒门的身份,而成名士,并执一州之牛耳,的确有自己的能力。

阅读文惊海内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