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工匠成体系,农令已施行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甚至,惊讶过后,崇祯对工匠体系的期待,都比对吏员们的关注更多。

    按照传上来的消息,杨尚在崇祯下令允许他招揽三百工匠,组建更大规模的筑造体系打造农具之后,就迅速行动起来,开始大量筛选合格工匠加入自身体制。

    与此同时,之前搭建的三十工匠锻造流程,也仍然在不断继续锻造之中。

    以这个办事效率,以及锻造效率来看,崇祯对农具数量上的期望,还真能由这杨尚所引领的工匠流程来完成。

    而另一方面,则是新搭建的工匠体系。

    尽管只是刚刚开始传达,事情还没准备妥当,但是毕竟是工匠们自己为自己确立的体系。

    修改的地方,几乎都是京城工匠们苦之久矣的部分,修改命令下达之后,所有工匠几乎都是一片欢声。

    甚至当即就有工匠表示愿意将自身所琢磨的专利拿出来,按照体系里的方式共赢。

    其中,便有涉及能够提高农具锻造流程的打造工艺改进。

    当然,现在实际效果如何,还尚未考证,但是,从当前的趋势来看,就算现在最早提出的这些东西没有用处,只要体系运转起来了,工艺上的进步肯定是必然的。

    如此看来,随着崇祯的亲自介入,并且引导,京城中的工匠是当真焕发出了远超过往的光芒,能够真的在农业上起到明显帮助了。

    “陛下,锦衣卫处传来通报,农令的分配筹划已经完成!”

    好事成双,不仅工匠这一块传来了大好的消息,而且还不到中午,之前安排给锦衣卫,让他们根据地图以及实际情况安排的农令分配任务,竟然也已然完成。

    这样一来,崇祯筹备的农令体系,现在就可以直接下令开始!

    此时,尽管已经过去了小半个月,但是也仍然算是春耕的末期,属于还能赶着耕作的时节。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农令与农具下发到各个村落,绝对能相当有效地提高总的粮食产量!

    “哈哈哈哈,好,速速将分配图纸带给朕看!”

    崇祯哈哈大笑。

    村令,农令,外加农具,此三者全都弄好,而且还能赶上春耕的尾巴,这样的效率,已经达到崇祯之前最好的预期了。

    原本因为农令的事情以及农具的事情都出现了各种问题,他还以为春耕肯定赶不上。

    而如今,在这样各种问题频现的情况下,还能达成现在的效果,崇祯是真的有天命在他的感受了。

    而等到农令管辖分配图呈上,还有专人为崇祯讲解这一个个农令为何这般安排。

    锦衣卫们设计出的这套管辖分配,确实都遵循了崇祯之前下达的命令,而且因为乡间巡查军的辅助,一些地图上呈现不了,但是在实际上有不小影响的事情,也都被锦衣卫考虑在内。

    听清听完内容之后,崇祯感觉,如今这套设计,确实已经是当下只凭图纸能够做到的最好了。

    要想更好,恐怕也就只有实际安排之后,根据情况调整。

    既然如此,崇祯思量之后,直接拍板:

    “好!农令一应事宜,便按照此分配方式安排!”

    “传令执笔监,令其根据此分配图纸,一一撰写任命政令。”

    “还有,此前准备好的农令相关政令,也可以搭配安排上了!”

    这样已经确定事宜,只用呆板地根据名字以及任命村落撰写政令的事情,自然就不需要崇祯插手,直接安排给执笔监即可。

    而崇祯所讲的农令相关政令,则是他之前所撰写的,类似《大明村中治理法条》的命令。

    只不过,这些内容没有实际反馈做支撑,所以崇祯没有规划得太死,很多地方都只是要求态度与工作时间,而没有太具体的限制要求。

    当然,除此之外,也少不了对村令村尉下达的相应政令。

    村令村尉农令,都是村中重要官位,农令的日常工作,同样需要村令与村尉来做辅助配合,以及起到相应监督的职责。

    如此一来,便相当于每个村落之中,都有了村令村尉农令这三个官职(农令虽然目前人手不足,所以一人担任多个村落的农令,但是每个村子里确实都有农令的位置),也就相当于每个村落之中,都有了政、军、农这三个体系。

    崇祯对于村落的想法,也就只是如此。

    等到农令到位,村落的体制方面,之后需要做的,也就仅仅只是修修改改,查漏补缺的工作了。

    毕竟,大明的村落之中,户数其实并不会如同数百年后的现代那么多,往往一个村子也就百户人家。

    百户人家之中,设立政军农这三大块,已经相当勉强,甚至村尉这一点之所以会一个村子设立两个,也完全是因为崇祯希望以村尉为基础培养更多完全忠心的村令。

    否则,大的村落或许可以配备两个村尉,但是其他的村落配上一个村尉起到监督与安防的工作便已经足够。

    ————————————

    “王老汉,王老汉!快别耕田了,村里有巡查军来找你来了!”

    “哎呀,快过来哦,你只怕是要当官儿咯!”

    “王老汉你要发达了,快出来!”

    “王老汉你要当农令咯~”

    ......

    田地之中,王思仓正在田里耕种自己前不久,因为族长搬迁而分到的田地,便突然发现自己这块飞地周遭突然跑来了好几个乡亲。

    他们一个个大呼小叫,脸上都是满满的兴奋激动,但是喊出来的那些话却让王思仓听不明白。

    发达?还当官?

    这群家伙是集体喝假酒了?

    他一个四十多岁的农村老农,连大字都不识一个,还发达当官。

    还农令,农令是个......

    诶?

    王思仓手上的动作突然一滞。

    农令?

    突然想到,之前村令大人在村子里宣讲,说干农活干得好的可以在他那报名,朝廷会在报名的人中择优担任农令职位。

    最开始他还以为是村令在找会干农活的人,帮村令干农活,还没去报名。

    结果后来还是村令大人专门跑来找他,跟他解释了一大通有的没的,并且再三承诺绝对不会拉着他免费做农活之后,他才同意报名了。

    现在听这些同村伙计话里的意思,这是他被选为什么农令了?

    “农令是个啥?我咋了?”

    王思仓几步走到田外小路上,冲着满脸兴奋的乡亲问道。

    “农令就是农官儿呗,村令是管村民的,农令肯定就是管农民的!”

    “不是不是,那怎么可能,村民农民不都一个意思么,我们都是农民,怎么可能王老汉一下子就管我们了?”

    “就是,应该是村令管村子,农令管......管农作物!”

    “农作物?农作物还咋个管?耕地浇水施肥?照这话说,农令就是帮我们全村做农活的咯~”

    “哎呀,反正农令就是当官了!”

    ......

    王思仓一句话问出,直接引来不知道多少句的回复,但是却没有一个人给出确定的答复,反而让王思仓整个蒙圈。

    但是,他愣在原地,其他人却没愣住,见王思仓又不说话又不动弹,立马有人直接上手去拉他:

    “哎呀,你别管这些了,赶紧回村去,村里十几个巡查军在等着你一个人呢!这都等了快一刻钟了!”

    一听这话,原本准备反抗一下的王思仓立马服软跟着被拖着往村子赶去。

    乡间巡查军在村民们眼里,那可是又敬又畏的存在。

    此前他们返乡的时候,地痞无赖乃至土匪强盗都纷纷跳出来,准备趁着农民返乡好好乘乱搞一笔。

    面对他们,农民们自然都是没有任何办法,遇到了就只能听天由命。

    这样的情况下,正是乡间巡查军们四处巡查打击,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立刻就攻杀那些恶人。

    巡查军们的战斗力那可不是闹着玩,无论是地痞还是强盗,哪怕当时人多对战人少的巡查军,那也一定是巡查军轻松取胜。

    而这样强大的巡查军,面对农民们却从来不曾敲诈勒索,甚至没有一次抢劫他们农民的情况。

    正是因此,听到同村村民讲,当前村口有不少乡间巡查军在等自己回来的时候,王思仓才立刻怂了。

    乡间巡查军老爷们的时间多金贵?就因为他这个泥腿子耽搁了时间,就算巡查军老爷们不生气,他自己都得吓得战战兢兢。

    而等王思仓赶到村子附近,他立马看见了村子里的村令大人、村尉大人。

    在三位大人周围,真就是好些乡间巡查军!

    “大人,王思仓我们带来了!”

    拉着王思仓的那邻居冲着村令大人高声呼喊。

    吏员们主动压榨自己,崇祯看到的,自然便是吏员们那巨大的可压榨空间了。

    当然,此话暂且不表,毕竟如今崇祯的精力都放在农事上,京城吏员的这番表现,尽管让他相当有想法,但是重新定下京城内的吏员体系显然不是他现在准备做的事情。

    用心用力的程度,简直比自己家里出事儿了还要更狠。

    如此一来,当天下午下达命令,等到第二天工作报告经过理政监整理上报到崇祯处后,崇祯直接被效率惊了一下。

    原本预计四五天才能够完成的事务,昨天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接近三成!

    “原本朕已经以为底下办事儿的吏员效率提高到极致了,如今看来,竟然还能够有一倍以上的增长空间,终究还是朕懈怠了啊!”

    原本崇祯按照自己的揣度,定下了京城内一千零几十个的吏员岗位,但是在实际处理政务的过程中,他便发现实际上完成京城一应事务,有那么六七百吏员便已经足够。

    但是按照今天这个样子来看,若是吏员们都认真负责,恐怕三百多吏员,就能够把京城管理得妥妥当当!

    这么多备选人,若是崇祯准备给出的官位只有十几个甚至干脆只有几个,那他们绝大多数人岂不都相当于竹篮打水一场空,自带干粮打白工么。

    但现在,崇祯《大明村中治理法条》已经下达下去几天的时间,别说消息灵通,但凡是消息不那么蔽塞的人,这会儿都已经相当清楚村令村尉全都变成九品官员的事情了。

    所有村令村尉!

    按照这效率,再有一天,只怕事情便直接完成。

    看着底下办事儿的吏员们纷纷上书的自己如何如何一心为公的文字,崇祯也不由感叹:

    也就是当下京城范畴内确实都主要是些维稳的工作,不怎么需要能力,也更不怎么能体现能力,否则有着那些村令们的事迹提振士气,吏员们能够让崇祯感受到效率翻倍!

    而如今,工匠体系改革下发下来,相应的吏员们自然立刻弹冠相庆,都把它看做是自己如同村令一般腾飞的关键。

    但是,毕竟崇祯一点口风都没露,又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打探消息,所以在行动上吏员们尽管已经很配合,但是确实没有全副心思放在工作上。

    毕竟,尽管崇祯已经削减了一大波的吏员,但是剩下的吏员也都还有一两千人呢!

    而这些新晋九品官员中,村尉不用说,全部都是军中将士所转,没有他们的空间。

    但是,那四百多个村令,其中差不多三百个都是原本跟他们一样的京城吏员!

    要说提振人心,什么消息能有这个消息更加让人振奋?

    全都成了九品官员!

    京城郊区,一共可是有四五百个村落,每个村落村令加村尉都是三人,这一下子就是一千多个九品官儿啊!

    崇祯从来都是雷厉风行的人,在确定了匠作会商讨出来的这套方法可以实施之后,当天便通过执笔监制定了确切的政令,并下达到了相应吏员手中。

    而受到村令村尉统统升为官员的刺激,京城之中的吏员也全都相当用命,政令下达之后,一个个立刻用心尽责地开始执行,都想表现得好些,让皇上记得他们的努力。

    在崇祯为村令村尉升官之前,尽管吏员们都知道按照皇上的要求好好做,肯定会有一部分人升为官员。

阅读崇祯遗嘱:我祖宗朱元璋没死!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