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醉翁之意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最新网址:www.umixs.info

    一番话要说呢。”

    “哦?”黄琬笑容淡了几分,看向陈群,说道:“愿闻其详。”

    陈群与陈纪对视一眼,而后说道:“在下只是有些疑惑,不敢当得大言,既然

    黄公有所垂询,在下便只好言尽。依适才家君所言,陛下想改革太学,于员额、选

    士等处多行方便,以广纳寒士。为了表示公允,陛下又允准家君荐举德才著望的大

    儒添补博士、又新开国子监……而在下却以为,陛下对太学改制,于寻常士人也多有

    惠及,未必会有太多人兴而劝阻,若单为如此而特加恩惠,未免太过了些。”

    他有意避过了此事对身为太常的陈纪所带来的种种好处,单是说皇帝为了换取

    士人对扩大寒士入学的支持,特开国子监以优厚士人,这未免太过。要知道在朝的

    官员虽然多为豪强、大族出身,但像陈纪、黄琬这样相对开明、有一定威望的老一

    辈士人,甚至会在保证公允的前提下,主动支持皇帝不拘一格培育良才的作为。

    皇帝完全可以拉拢这些开明的大臣,以最少的代价换取这次改革的成功,可却

    为何一来就做出这么多示好?所以皇帝的这一系列做法在陈群、乃至于陈纪看来,

    都有些反常。

    因为皇帝在他临去前莫名的一番问话,问陈纪与黄琬是否有交情,这让陈纪事

    后心有所感。所以在出宫之后第一个来寻的就是黄琬,认为皇帝问他并不是无的放

    矢,而是在暗示着什么。

    如今看黄琬听完之后,未曾丝毫抵触,反而一副早有定计的样子,陈纪便能笃

    定,答案就在黄琬身上。

    黄琬面露沉思,像是为对方这番话而有所触动,他沉吟道:“元方可知,你出

    宫之前,国家接到的奏疏上所言的是何事么?”

    “这倒是我不曾知悉的。”陈纪不知对方忽然问起这个是作何用意,他不禁回忆

    起皇帝稍显释然、却又未露多少喜悦的神色,迟疑着说道:“但我观国家的神色,

    似乎是件喜讯。”

    他很快醒悟,旋即问道:“子琰莫非知晓一二?”

    “若是所料不差,应是益州克复的捷报。”黄琬比初来乍到的陈纪父子更为熟悉

    朝廷现下所面临的各种事故,由是推测说道:“凉州韩遂正在讨伐宋建,却时刻观

    望,不肯轻易出力,而旱情一时也未见纾解的可能,所以这份奏疏必然不是为此而

    来。除去这两件事,也只有益州的战况了,自上月大军攻下汉中以来,蜀地人心动

    荡,指日之间,便能再度归顺供职,于今已过去旬月,也该决出胜负了。”

    随即,他又将自己与妻弟来敏、辅兵校尉吴匡之子吴班等人私下策反蜀地豪强

    的谋议一一说了出来。当然,在他的有意修饰之下,一番为了自己再度借功起复的

    私人行为,上升到劝说刘焉迷途知返、身在江湖仍思国事的忠义。

    陈纪在旁听得唏嘘不已,固然敬服于黄琬对刘焉的一番恩义襄助,同时也服膺

    于对方早已打算好了如何起复、并在起复的同时为朝廷解决一大难题。与他抱有同

    样心思的陈群,此时更为动容,收起了心中的那一抹傲气,真正开始佩服起这些老

    谋深算的前辈们。

    “只是,这件事似乎与长文所言,并无多少关联。”陈纪复又问道:“吾素来知

    晓子琰之深谋,长于我等,此时莫要虚辞应对,当畅言才是。”

    “国家要想办的,绝非太学一事,而在于太学其下所辖之格物院,以及近来偶

    有风传的太医院。”黄琬如实说道,后者关于太医院的事情,是当初华佗听了皇帝

    的教训、在南下汉中为法正治病前到黄琬府上所说的。

    跟改革太学选士方式、员额等方面比起来,另外开设培养工匠、医生这类非良

    家子的学校,一经提议,毫无疑问会引起轩然大波。任何人都会从中联想到孝灵皇

    帝的鸿都门学,这个跳开太学入仕、征辟察举等正式体制的非主流入仕途径,是孝

    灵皇帝对抗士人钳制的重器!

    这也似乎是如今的皇帝,想通过大步让利所要达到的真正意图

    “尔来长安不过两日,对当朝诸公倒是知悉于心。”黄琬不忙回应,先是笑说道。

    陈群讪讪的笑了一下,另一边的陈纪倒是说道:“此子虽居于末座,倒是有好

    忠?”

    他这番话多半是出于爱惜黄琬的才干,想让他再度出仕为国效力、另一个缘故

    则是希望黄琬在起复之后,能与他同气连枝,成为他在朝中值得互相扶持的一个臂膀。

    已:“朝中诸公,太尉董承粗鲁无能、德不配位;司空赵公虽有清名,却一味奉迎

    陛下,未见有何匡正之举;司徒马公庸懦而少机变,不敢担当。既有声名,又能为

    国事有所裨益者,唯黄公是举!”

    国子监设祭酒一名,其余设教习若干,皆取履行清淳,通明典义的大儒来授

    业,一应体制与待遇比照太学、甚至比太学还要优越,位置皇帝也早已选好了,就

    定在长安曾经的贵族聚居区,尚冠里。

    “是啊,黄公。”冷落在旁的陈群忍不住开口了,他适才在陈纪来之前,便与黄

    琬闲谈过一段时间,知晓对方绝无‘退居田园’之心,不过是暂且蛰伏,以待良机而

    出于两家情谊、以及平素里对黄琬清望才干的敬佩,好心为对方打算:“你也闲居

    这么久了,我耳顺之年尚且入朝为官,你不过才知天命,如何不能再为国家尽能效

    络,皇帝利用以往‘自大将军以下至六百石,皆遣子受业’的成例、以及孝明皇帝准

    许功臣之后、四姓小族另开学舍的故事,单独设立一个贵族学校,定为国子监。

    太学改革、国子监新建,不仅将成为他莅任太常以来的首要良政、只要运作得当,

    更能为他助长在士人中间的声望!

    “既然子琰也无异议,不妨在我与赵子柔具事奏陈以后,另行谒阙上疏?”陈纪

    陈纪重重点头,见黄琬对皇帝所提出的改革方式并无异议,甚至大为赞成,陈

    纪自己也就不觉势单力孤了。有了黄琬的背书、再加上其身后杨氏的支持,这一次

    “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国子监’是陈纪在临去前,皇帝对他交代的‘第三处’要改革的事宜。为了防止

    太学有士人与寒士争抢员额,又为了适时的给利益受损的士人群体一个补偿与笼

阅读兴汉室最新章节 请关注完美小说网(www.umixs.info)



随机推荐:打脸是门技术活炼明大秦之万代帝王都市之最强仙道重生之追爱少女火影之超级副本

上一页返回目录下一页
推荐本书加入书签报告错误